幼兒是獨立的個體,有不同的性格、能力和興趣,也有不同的發展的步伐。他們在語言、文化和生活習慣等方面都不同。
學校以「兒童為本」作為課程的核心價值,教師關心和接納幼兒,理解他們的個別需要,秉持共融的原則,讓幼兒各展所長,發揮潛能。
針對「以中文作為第二語言」的非華語學生,我們有以下支援措施:
文化共融的校園:
- 靈活的課程設計和多元化的教學策略,為非華語兒童營造共融學習環境,減低種族隔離。
- 舉辦文化共融活動,推廣跨種族、跨文化的了解和交流,以全校參與模式,促進兒童的學習和發展。
- 鼓勵本土兒童與非華語兒童建立友誼,幫助他們理解課室活動,促進中文語言發展。
- 幼兒一起學習和生活,學會尊重和接納別人,培育正面的價值觀。
- 為非華語兒童成立中文學習小組,透過故事、遊戲及有趣教學活動,誘發非華語兒童學習中文的興趣,從而建立簡單的生活用語和字詞。
- 安排教師進修有關非華語教育課程,如賽馬會友趣學中文計劃,為非華語學生提供學習支援。
- 參加由香港大學所舉辦的校本支援計劃:「成長易—高效能多元文化中文學習及幼小銜接」、「從起步開始—幼稚園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支援計劃」。
豐富的語文環境:
- 課室充滿中文學習元素,透過教材、牆上遊戲和圖書,誘發非華語兒童學習中文的動機及興趣。
- 提供愉快和有效益的學習經歷,建立非華語兒童學習中文的自尊和自信。
家長支援:
- 個別邀請非華語家長協助推動活動,或作翻譯,以助非華語家長認識學校。
- 僱用翻譯服務,為非華語家長設英文版通告、學校資料及評估資料等,讓家長更了解學校情況及子女的學習進度。
如有任何查詢,請於辦公時間致電 2779 9285 或電郵至我們 ntk.admin@peck.edu.hk